為了實現 2019 年全天氣條件下 L4 自動駕駛卡車的商業化,圖森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
11 月 6 日-7 日,在 2017 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舉辦的同時,圖森的自動駕駛卡車也在 10 多公里外的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區封閉測試區進行了兩天的測試。
這次一共有 3 輛重型卡車參與測試,全部來自陜汽,傳感器依然是圖森堅持的視覺為主的路線,10 個攝像頭與 1 個毫米波雷達,再加上高精地圖和 GPS 定位的輔助。目前,這套自動駕駛方案的成本為十幾萬元。但為了此次對外露出的測試,團隊在傳感器數量方面做了一定調整,最后的量產方案可能還會有些許出入。
就 L4 的自動駕駛技術來講,對于眼下沒有激光雷達的傳感器方案是否足夠滿足車輛的安全駕駛需要這一點,仍有很多人抱有疑慮。而圖森未來 COO 郝佳男的回答依然非常篤定。
“我們人就是靠眼睛駕駛的,其實(不使用激光雷達)這件事情不需要去懷疑。激光雷達可能在后面做算法的時候,會相對簡單一點,因為它可以給你更容易處理的數據,攝像頭可能就沒有那么容易處理,這也會考驗我們整個的研發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但這件事情一定是可做的,而不是只有激光雷達能做。”7 日下午,新智駕也親自體驗了圖森的自動駕駛卡車,郝佳男親自擔任安全員,坐在方向盤后面,帶我們完成了這趟示范區內的 L4 級無人駕駛卡車測試。
整個示范區處于半封閉狀態,車輛行駛路段,路面非常整潔,基本看不到行人、車輛。安全員上車,按動啟動按鈕,卡車便可根據規劃好的高精度地圖路線自主行駛。車內可以看到兩臺 iPad,顯示車輛定位、車速、行駛路徑、路況與障礙物感知情況。在車輛剎車、變道、轉彎等過程中,都會有相應的語音提示,這主要是方便安全員對路況進行監測。在中間路段,圖森特地停放了一臺汽車,卡車在經過時也順暢地完成了車道變換。
另外,示范區內有特別設置的隧道,光線相對較暗,攝像頭功能和 GPS 信號都會有一定折損,尤其對于圖森這種依賴視覺的自動駕駛方案,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但基于 10 個攝像頭的冗余設計,再結合園區內的高精地圖,卡車經過隧道時也非常順暢。智能網聯示范區的基礎設施完全按照自動駕駛的需求搭建,因此也為此次卡車的自主駕駛提供了不小的便利,例如基礎的紅綠燈天線可以將紅綠燈狀態、差幾秒變燈等情況,實時傳輸給車輛,方便其提前決策。
因為園區內車速限制,卡車全程車速基本在 40 km/h 左右,而據郝佳男介紹,在曹妃甸半封閉路段上的測試區,圖森的自動駕駛卡車時速基本維持在 100 公里左右。
約 10 分鐘后,車輛結束測試,穩穩停靠在設定好的位置,行駛全程沒有一次人為接管,整體乘坐體驗也非常平穩順暢,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簡單路況的易控性。
法規限制?
無論是在這兩天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還是行業其它有關智能網聯的討論中,法規的問題都是懸在各家公司和車企面前的棘手問題。雖然定出了 2019 年實現商業化的時間表,但法規不落地,圖森的自動駕駛卡車究竟能不能上路、怎么上路,難免讓人生疑。當新智駕把這個問題拋給郝佳男的時候,他表現得相當輕松。
“中國的政策進展可能會是最快的,很多當地政府愿意放開這一點。從目前的研發來看,我們都沒有受制于政策。”這個底氣一部分來自去年 12 月,圖森與曹妃甸政府達成的關于自動駕駛卡車路測的戰略合作協議,現在其在曹妃甸每天 70 公里的路測里程積累,一直都有當地政府的支持。另一個“定心丸”是,就在新智駕來的前一天,工信部部長苗圩、副部長辛國斌也在這里體驗了圖森的同一輛自動駕駛卡車。換句話說,法規雖然沒有出臺,政府卻一直在釋放友好的信號。而眼下,政府也在支持其在碼頭、車站等場景做相應的商業化嘗試。
而這次郝佳男也向新智駕表示,圖森正準備在上海著手進行開放或半開放路段上的自動駕駛長期測試。
下一階段
現在,圖森在河北曹妃甸和美國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的測試基地大概有近 10 輛測試車。郝佳男透露,到明年年中,圖森在中國和美國的測試車輛就將達到 50 輛,主要來自陜汽和 Peterbilt,重點承擔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數據積累。
“自動駕駛離把司機撤下來還有很多很多距離,還有很多長尾、小的狀況要去解決。我們需要更長的公里數,也需要更多的測試流程優化,建立測試的多種場景模型。”圖森的車型是動輒載重十幾噸甚至幾十噸的重型卡車,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是,卡車空車狀態下與正常載重狀態下,物理特性相差巨大,這反映在自動駕駛系統上的決策控制也會有較大差異,因此,今年年底,圖森也即將在載重車上開始相應的測試。
“相比卡車的自動駕駛核心功能,載重卡車的測試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這一件小的事情也不簡單。比如運固體和運液體是不一樣的狀態,在剎車的時候,液面會產生變動,從而讓車的質心產生移動,這些都需要相應的控制策略去支撐。”郝佳男解釋道。
而這些,都需要卡車先在實地跑起來。
即便是行業迎來急速發展的這兩年,圖森仍可以算得上國內最亮眼的自動駕駛公司之一,從今年 6 月拿到美國加州的第 33 張路測牌照,到 8 月初宣布獲得英偉達的投資,這個已經近 200 人的自動駕駛團隊仍在等待一次更大的爆發。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