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涂布削薄是指在鋰電池極片涂布工藝中,對極片邊緣或特定區域進行厚度減薄處理的一種技術手段。這一工藝在鋰電池制造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提高電池安全性
作用:極片邊緣削薄可以減少極片在卷繞或疊片過程中的應力集中,避免邊緣毛刺或斷裂。
意義:防止因毛刺刺穿隔膜導致內部短路,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2. 改善電池一致性
作用:削薄處理可以使極片邊緣與中心區域的厚度更加均勻,減少涂布過程中的厚度偏差。
意義:提高電池的容量一致性和循環性能,延長電池壽命。
3. 優化電解液浸潤
作用:削薄后的極片邊緣更容易被電解液浸潤,改善鋰離子傳輸效率。
意義:提升電池的倍率性能和低溫性能。
4. 減少極片變形
作用:削薄處理可以降低極片在烘干和輥壓過程中的變形風險,避免因厚度不均導致的卷繞或疊片問題。
意義:提高電池的生產良率和一致性。
5. 降低內阻
作用:削薄后的極片邊緣與集流體的接觸更加緊密,減少接觸電阻。
意義:降低電池內阻,提高能量效率。
6. 適應高能量密度設計
作用:在有限的空間內,削薄處理可以優化極片設計,增加活性材料的涂布面積。
意義: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
涂布削薄通常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
1. 刮刀削薄:
〡在涂布過程中,使用特殊設計的刮刀對極片邊緣進行厚度控制。
〡適用于連續涂布工藝,操作簡單,但精度較低。
2. 激光削薄:
〡利用激光對極片邊緣進行精確削薄。
〡精度高,適用于高一致性要求的電池生產,但設備成本較高。
3. 模具削薄:
〡在涂布頭設計特殊模具,直接涂布出邊緣削薄的極片。
〡適用于大規模生產,但對模具精度要求較高。
4. 后處理削薄:
〡在涂布完成后,通過機械或化學方法對極片邊緣進行削薄。
〡靈活性高,但可能增加生產工序。
1. 削薄區域寬度:
通常為1-3 mm,具體寬度需根據電池設計確定。
2. 削薄厚度:
削薄區域的厚度通常比中心區域薄10%-30%。
3. 過渡區平滑度:
削薄區域與中心區域的過渡需平滑,避免應力集中。
四、涂布削薄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1. 厚度控制精度:
挑戰:削薄區域的厚度控制難度較大,容易產生偏差。
解決方案:采用高精度涂布設備和在線檢測技術,實時調整工藝參數。
2. 生產效率:
挑戰:削薄工藝可能增加生產工序,影響效率。
解決方案:優化涂布頭設計,實現削薄與涂布一體化。
3. 成本控制:
挑戰:高精度削薄設備成本較高。
解決方案: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單臺設備成本。
總結:涂布削薄是鋰電池制造中的一項重要工藝,對提升電池的安全性、一致性和性能具有顯著作用。通過合理設計削薄區域和優化工藝參數,可以有效解決極片邊緣的應力集中、電解液浸潤不良等問題,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鋰電池的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鋰電池出口增12.1% “含新量”UP 上海外貿韌性足2025-09-08 09:31
|
|


微信公眾號